(文/武昭含编辑/林文龙) 昨天是五四青年节,整个朋友圈都在玩“我的前世青年照”,各种民国风的照片不断刷屏,照片里才子佳人英姿勃发,各有风采。为什么这样的P图活动会风靡?不仅仅因为应景,更是人们对年轻的向往。年轻是稚嫩的,躁动的,但也是勇敢、热血的代名词。
然而当下的年轻人,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,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被“焦虑”裹挟,二十多岁便开始了“中年危机”,被社会压力赶着跑,疲惫不堪,但无论是社会财富还是个人成就,都离自己的期待值有很大差距,迷茫,焦虑不断困扰着当下年轻人。
作为在商界打拼多年的老将,当下年轻人经历的痛苦,大佬们大部分都经历过,关于年轻人的迷茫、焦虑,他们怎么破?
择业迷思:选择朝九晚五上班还是辞职创业?
当下很多年轻人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,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,一边受不了朝九晚五的生活,想要打破平庸却又没魄力辞职创业。尤其是看到富豪榜上,白手起家的八零后创业者掌握财富权杖,而自己还挣扎在房贷、车贷中时,人生的纠结与迷思更重。
那么,年轻人到底该不该去创业?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去创业?
王健林
2015年,王健林在台湾大学演讲时,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与对年轻人的建议,他认为所有的创业与科研,都是是二八定律,成功永远是20%以内,失败肯定是大多数,但正因为这样就更应该去努力,去奋斗。
“如果你们想成功,就应该去创业。当然朝九晚五的规规矩矩的生活也是可以的,但那种人生不精彩。应该勇敢跨出这一步,勇敢地去创业,勇敢面对人生。不管是经商,不管做科研,绘画,总要给自己一个比较远大目标为之去奋斗。奋斗过了,达到了,那你就无悔这个人生。你奋斗过了没有达到,你的人生也不后悔!如果什么都没奋斗,什么理想都没有,平平淡淡过一生,这个人生对你来讲实在没有意义了。”
当然,创业本身是九死一生的事情,虽然马云说过如果他能成功,那中国80%的人都能成功,但他同时也说过,一百个人创业,九十五个会悄无声息地死掉,创业路难走,没有一定素质,走不长远。
马云
2015年马云在台湾大学演讲时,鼓励年轻人去创业,也告诫年轻人如果害怕竞争、害怕被人骂,那就别去创业了。马云说他创业多年结识了很多商界牛人,他们有一些共有的特质,这些特质让他们走得更远。
“第一,商界最牛的人,他们一定是很乐观地看待未来。第二,他们永远不抱怨,只检查自己的问题。听到别人抱怨,你应该高兴,这家伙在抱怨,而我在干活。成功者很少抱怨。第三,他们超越常人的坚持。没有这些素质你是走不远的。多花点时间学习别人失败的经验,多坚持一刻,再坚持一会。”
买房迷思:倾其所有买房,还是租房?
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有一个困惑:工资增长永远跟不上房价,一二线放不下肉身,三四线容不下灵魂,路在何方?
中国自古就有安居乐业的说法,买了房才有归属感,但关于年轻人到底要不要买房,还是引起了很多争议,大部分企业家都不赞成年轻人着急买房,花光所有积蓄,背负房贷的行为是不明智的。
李嘉诚在退休发布会上,回答记者“要不要买房”时,他表示“不能把买房看得太重要,如果女孩子说没有房就不结婚,我就会说,不如趁年轻你再找一个吧。不可能很年轻就要买房。”
马云在2017年全球峰会上发表的“未来的房子如大葱”的论断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,很多人认为这是首富站着说话不腰疼忽悠年轻人,但在马云看来,拼事业才是年轻人首要的任务,“未来房子如葱!过去8年内中国的房价整体处于大幅上涨的状态,8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有可能就是房子。年轻人不要为了房子透支你的青春,应该拼一拼事业。”
柳传志也不支持年轻人买房,“年轻人别着急买房,别看现在房价涨,买房之后变房奴,变成了蜗居,生活很不愉快。租房住就不用到银行贷款,如果现在买压力很大,不如调整心态,努力工作,等薪酬高了追求属于自己心仪的房子。”
柳传志
房地产发家的王石也曾抛出惊人之语,劝诫年轻人不要着急买房:“对于那些事业没有最后定型,还有抱负、有理想的年轻人来说,40岁之前租房为好。”
芬尼科技创始人兼CEO宗毅在《裂变式创业》中提到,有理想的年轻人,不要轻易买房子,一套房子足以毁掉一个大英雄,“如果手里有一笔钱,如果有理想,有激情,就用这个钱去创业;如果不是创业的料,就跟着能创业的人投一点到自己的事业中,那样就会有一个精彩的人生。”
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身家百亿,创业多年都是租房住,在他看来创业者的终极目标不应该是物质上的满足,而应该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。最近在节目《CEO来了》中,李斌坦承,最近为了给妻子落户买了一套50平的房子,但是租房对他来说仍然是有意义的,“人非常容易被环境感染,如果住一个大house,有很多空的房间,使用效率也不高,但你会给自己暗示,你会觉得满足,这是一种不好的心理暗示。我还是希望能够提醒自己,我仍然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,这些不是我的终极目标。也许到了五十多岁我不会这么想,但目前来说这可能是让我自己保持进取心的做法。”
人生迷思:在一线城市奋斗,还是回三线城市过“差不多”的日子
《北京女子图鉴》中,女主角离开家乡,成为一名北漂,即使每天挤公交、住地下室,也不愿意回到家乡,为什么?因为在家乡,她只能过和周围的人差不多的生活,一眼可以望到二三十年后的自己,但是在北京不会。
留在三四线城市过安逸稳定“差不多”的日子,还是去大城市拼一把?这是现代年轻人普遍的谜题。
猎豹移动董事长傅盛刚来北京时,存折里只有400元,住在地下室,每天挤公交花几小时上班。在加入周鸿祎的3721公司之前,他从没有想过自己有机会创办公司,甚至做到美股上市。离开360后,傅盛度过了艰难的18个月竞业期,后来他和搭档徐明拿着仅有的十来万块钱,在北京郊区的民房创办了可牛影像。民房里上层住人,下层工作,找个阿姨做饭,有时还发不起工资……直到遇到赏识他的雷军,成立猎豹移动,他的人生才发生真正的转折。
傅盛
猎豹移动在纽交所上市当天,傅盛说:“我不管你们曾经因为现实的困难有多少次认为梦想离自己很远,但我真的想用猎豹移动的真实故事告诉大家,只要你坚持梦想,只要你不忘初心,终有一天,dreams come ture(美梦成真)!”
如果留在三四线城市,无非是结婚,生子,守着日薄西山的单位不离开,这样的生活一眼可以望到尽头,平稳,但是味同嚼蜡。生活中的突发不会让你惊喜,只会是惊惶,无非是失业,失婚。
而在大城市,别说三十年,未来三年都不可期,闷着头往前撞,撞开一片天,或者撞得满头包,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?即使大城市有阴影,那也是艳阳下的阴影,总有阳光直射的那刻。
李嘉诚2006年在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上说,“终我一生,我将毫不含糊和不变地活出精神力量的华彩和血肉热切之心。我是绝不会成为差不多先生。”让我们都奋力一搏,不要做“差不多先生”,也不要过“差不多的日子”。
婚姻迷思:日常恐婚,该选择爱情还是面包?
巴菲特说,他生平中最重要的投资并不是买入哪种股票,而是选择跟谁成婚。婚姻确实是值得思考的命题。
恐婚心理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日常,谈恋爱可以恣意潇洒,但婚姻免不了柴米油盐,当婚姻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时,大龄单身青年也越多,迷思也越深。
大火的电影《后来的我们》中一对北漂情侣因为相爱而走到一起,但却被现实打散,男主角做了很多关于过去的假设,最扎心的莫过于“如果当时的我足够有钱,我们住进一个有大沙发的大房子呢?”
有人说有情饮水饱,也有人说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,到底该选择爱情还是面包?王中磊、王晓蓉与潘石屹、张欣的婚姻,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。
2014年,华谊总裁王中磊在结婚20周年纪念日与妻子王晓蓉补办了婚礼,这场婚礼轰动了娱乐圈。据悉,王中磊与重庆姑娘王晓蓉是一见钟情,在经历了三年异地恋之后在重庆结婚,男方除了新郎再无他人参加,属于典型没房、没车、没家人亲友陪伴的“裸婚”。
“裸婚”之后,王晓蓉陪王中磊度过漫长的八个月“事业过渡期”,她辞掉重庆的工作,来到北京支持丈夫,在餐厅打工,辛苦维系这个家,每天中午只吃打卤面度日。好在八个月之后,王中磊的事业迎来转折。如今王中磊事业有成,王晓蓉收起年轻时“雷厉风行”的辣妹子风格,甘心做起了“温柔贤惠”的全职太太。
与王中磊王晓蓉相互扶持不同,潘石屹与张欣是相互成就相互塑造。张欣曾对媒体说:“没有我,现代城肯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。”“在我摔倒的时候,张欣总是把我扶起。”潘石屹这样评价妻子。
在张欣眼中,“有同样的价值观,有同样的人生目标,这个是最关键的环节”。他俩都不喜欢懒散的人,追求卓越让他们走在一起。“人生就是会有顺利、有挑战,如果一挑战就撤,那也就不成长了。在(面对)每一个挑战的时候,解决了那么我们就是成长了,结婚也无外乎是这样。”
高速发展的社会变数太多,所以恐婚现象也越来越普遍,如果没有准备好,不要着急扎进婚姻里,如果准备好了,也不要因为过多考虑物质基础而退缩。
社交迷思:要不要混“圈子”
周国平曾说过:“我天性不宜交际。在多数场合,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,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。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,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,那都太累了。我独处时最轻松,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,即使乏味,也自己承受,不累及他人,无需感到不安。”
当代年轻人更特立独行,喜欢独处,这些话被不善交际的年轻人奉为圭臬,但如果是中国人,一定离不开圈子。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,但一群人肯定走得更远,所以圈子肯定是要“混”的,关键看怎么“混”。
经济学家蒂姆·哈福德的《混乱》一书中有一个结论是:我们总是被相似的人吸引,喜欢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,每一个人都愈发只关注自己的圈子和世界。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“同型相配”。如果这种模式无休止地重复,那我们将会失去听很多不同声音的机会,只是在巩固旧的人际关系,难以开辟新的关系,总是禁锢在舒适区里。
我们该如何跳出小圈子?俞敏洪的建议是:走进比自己更加厉害的人群中去。俞敏洪的交友原则是“交朋友宁为牛尾不为鸡头”,他宁可做牛屁股,跟着一帮牛人跑,也决不当鸡头,带着一帮小喽啰,他不断地跳出熟悉的小圈子,开辟新的大圈子。
新东方上市后,俞敏洪的朋友圈变成了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家:柳传志、马云、李彦宏、马化腾等等。俞敏洪说自己跟这些朋友吃饭的时候,可以一句话都不说,给他们端茶倒水都没问题,但这些人的一句话有可能就能成为他做新东方的指路明灯。所以,混圈子关键是要打破舒适区,学习更牛的人的策略,提升自己。
结语:年轻人,不顾一切地去努力吧
这是最坏的时代,社会环境对年轻人极度苛刻;这也是最好的时代,只要脚踏实地肯努力,总会闯出一片天。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迷茫和困顿中,错失各种时机,三毛曾说:“等待和犹豫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”,想好了,就放手大干一场吧。
愿我辈年轻人能不顾一切地去努力,去认清真实的世界,不必问现在要什么,只埋头于自己能做什么,不断发愤图强,摆脱冷气,一直向上走,向上走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