售楼处关闭、蓄客暂停、市场成交被按下暂停键……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全国房地产市场陷入窘境。
历史的相似性不禁让人联想起17年前——
2003年那场非典,同样对楼市造成重创。只不过随后,被疫情影响暂时搁置的需求大量释放,再加上一波波政策利好直接刺激,各地房价开始了狂飙之路。
那么,同样受病毒影响,同样是困难开局,这一次疫情过后,房价又要涨吗?
回首2003年的非典,楼市走出了怎样的行情?
借鉴2003年非典经验,我们将更清晰地看到疫情对于楼市的影响。
非典之后,关于楼市上面的消息,有一条最为重要:
2003年8月,SARS疫情刚刚终结,国务院下发2003【18】号文件,文件首次明确房地产的国民经济支柱地位,对楼市的影响极其重大,甚至决定了过去17年来的楼市地位和走向。
文件第一条就是:“房地产业关联度高,带动力强,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”。
这标志着,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年代正式拉开大幕,楼市驶入了一个新的快车道。
此外,一系列刺激楼市的配套举措相应出台,如:限制土地供应、降低首付比例等,多地楼市开始狂飙突进。
1.北京:全年房价微跌0.6%,次年上涨6.7%
在非典之前的1999年-2002年,北京房地产开发平均增幅为28%,但在非典疫情爆发后的4月和5月,北京的房地产投资增幅直接下降到8%和12.6%。
不过,下半年开始,北京楼市就迅速回温了。
一是“温州炒房团”挟千亿资金席卷全国,四处包机看房;
二是当年12月,北京大兴黄村的一宗住宅用地,溢价率110%,造就了中国记录在册的第一个地王。
整体上看,2003年北京商品房平均成交价,仅小跌0.6%,但2004年便上涨6.7%。
2.上海:房价“逆势”,上涨20%
非典疫情结束之后,上海楼市大幅回升,全年度房价同比大涨了20%,部分项目大涨50-60%。一手商品房2003年成交量在2224万平方米创下一个高峰。
从相关资料中,找到了两个非典时期的例子:
一是2003年3月,闽行区的锦绣江南挂价5000元/㎡,4月挂价5500元/㎡涨了10%;
二是2003年4月,静安区的骏豪国际600套房子,一天内售完。”
非典过后,借助世博会和WTO的势能,上海完全进入了牛市。
3.广州:楼市探底,房价降至冰点
1999年时,香港私人A类住宅在港岛的大概是42000元/㎡,到2003年7月见底,跌到23000元/㎡,成为过去20年来楼价的最底部。
香港楼价近乎腰斩,广州楼市也同样出现楼价的明显下跌,跌幅最大的楼盘,基本在15%以内。那时,广州最热门的市区荔湾区才5000元/㎡。
不过,非典过后,出现了惊人的反弹:
非典洗礼后的广州楼市,房价筑底很充分:市区5000元/㎡、珠江新城7000元/㎡、番禺2000元/㎡……
2004年起,随着政府规范土地出让,城市化进程加快等,广州房价全面腾飞。
从最悲观的时点到现在,平均房价涨了近10倍。
非典过后,龙岩楼市平稳,房价涨幅17.6%
回到龙岩,非典疫情对楼市的影响又是如何呢?
来看一组数据。
2003年,“非典”时期,龙岩商品房销售均价1700元/㎡,到了2004年,龙岩房价涨至2000元/㎡,一年多的时间,房价涨幅达17.6%;
非典过后,房价出现了惊人的反弹,回过头看,2003年,龙岩房价依然是楼市的底部。
2005年——均价2510元/㎡;
2006年——上涨势头不减,均价3600元/㎡;
2007年——上涨幅度增大,均价5000元/㎡;
2008年——金融危机,房价下跌,均价3980元/㎡,楼市开始进入低谷;
2009—2019年,危机过后,房价由4841元/㎡飙升至10691元/㎡,涨幅达120.8%;
整体来看,“非典”对龙岩楼市影响比较短期:房价保持小幅度上涨,整体上呈现稳健态势。
这次的楼市,会出现非典之后的大涨吗?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03年中国住宅投资达到10792.3亿元,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大关。
那么,这次的楼市,会出现非典之后的大涨吗?
财经专业人士杨瑞认为:楼市会回暖,但不会被引爆。
与2003年非典期间,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:
1、房地产规模庞大,爆发增长空间有限
从楼市所处阶段来看,2003年我国房地产正处于市场化发展的起步阶段,市场规模较小,需求旺盛,而近二十年来房地产市场经历起步、快速增长后需求逐步释放,目前市场规模持续盘旋于历史高位。
2000年以来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同比变化走势
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、CREIS中指数据
201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7.2亿平米,是2003年市场规模的5.1倍,销售金额亦超2003年的20倍,市场规模继续大幅度增长的动力明显减弱。
2、经济步入转型期间,房地产“夜壶”功能削弱
房地产的“夜壶”功能常被人谈笑: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,不需要的时候就往床底下一踢。
但如今发展经济的工具和标的都极其丰富,譬如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:2012年至2018年,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.2万亿元增长到31.3万亿元,占GDP比重从20.8%扩大到34.8%,总量居世界第二。
虽然稳经济的重要性,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,但现阶段,稳经济并不必然以刺激地产为前提。
3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不变,楼市以稳为主
从政策环境来看,2003年房地产政策环境较为宽松,但这一次,中国房地产已经处于历史高位,居民杠杆率已经超过国际平均水平,部分城市面临相对明显的泡沫风险,基于防范通胀、遏制居民杠杆率、防范金融风险的现实需要,国家对房地产的态度彻底转向,政策调控整体处在严紧状态,这些年来反复强调“房住不炒”。
实际上,央行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,同样印证了这一点:
2月19日,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继续强调,会坚持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定位,按照“因城施策”的基本原则,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,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。
综上,2020年,出于“稳增长”的需求,一定会有“托市”举措,但只是“让房价稳”,绝不是“让房价飞”。
机会!最好的买房窗口期即将到来!
所谓危中有机,疫情对楼市造成冲击,但对购房者来说,或许是买房的窗口期。
1、LPR5年期下调5个基点!更多利好政策有望后续推出!
2月20日,央行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:
1年期市场报价利率为4.05%,此前为4.15%,下调10个基点;
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4.75%,此前为4.80%,下调5个基点。
这是自疫情暴发以来,央行的首次全面降息,也是国家层面的首次救市举措。
虽然下调幅度不高,但在大胡子李俊怀老师看来:结合当下的高通货膨胀,降息不能太快,要一点一点挤牙膏!不过,对楼市更大的刺激政策更多会在疫情结束后推出!
2、“降价”、“促销”!价格战将打响!
房企方面。疫情导致销售停滞、项目动工延迟、交房延期。短期供应不足,成交也跟不上,加上到期债务问题,房企资金压力非常大。
对讲求现金流的开发商来说,住宅销售是回笼现金的主要渠道之一。从2月份的数据看,开发商的销售业绩并不乐观。第三方研究机构克而瑞数据统计,国内百强房企2月合计实现销售金额3243.3亿元,创下了近几年来单月销售的最低纪录,同比降幅为37.9%。
至于3月,业内的预测也不乐观。按照往年的惯例,3月正是售楼处客流量比较集中的时候,但目前所有售楼处都没有完全恢复对外开放,客流量相比去年同期有不小的降幅。
而一旦销售回款跟不上,部分房企可能会选择性降价促销,以缓解资金压力并调整存货结构。
当前,很多房企推出了“线上售房”,开始了先行网上优惠活动,房企让利利好已现苗头。疫情过后,为了更好的推广销售,预计会有更多房企和楼盘推出促销活动。
二手房亦是如此。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过长,全国经济停滞,家庭收入减少,会影响购房积蓄以及对未来收入预期信心不足,从而导致购房需求延迟,短期内供需失衡,成交周期拉长;卖方则有可能因为个人经济问题急需套现而抛售,出现调价,短期内可能出现房价下跌。
因此,对有购房需求的人而言,今年上半年是个好时机。套用刘晓博老师的话来说,在大灾、大衰退之后,拿着现金往往是危险的,现金为王的意思是说,你获得了一次抄底的机会。如果你不使用这个机会,那么你将迎来一次资产缩水的机会。
部分来源:财经三分钟等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