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否认,近期厦门二手市场蹭蹭蹭往上涨的成交数据,确实十分两眼。
但事情有正反两面。楼市,也不例外。
在这优异成交的背后,厦门楼市实则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。
今天我们就把厦门楼市所存在的问题给大家说透彻。
想要好房子!却要不起
谁不想要好房子?
簇拥顶级的生活配套、成熟的交通路网、完备的医疗资源,优质的教育资源。
可惜,理想丰满,现实骨感。具备以上条件的房源,又有多少购房者买得起呢?
就像大家都知道厦门岛内房源资源好,但不是所有的购房者都能买得起的。
好房子,好地段,最大的特点就是贵。
据小编最新整理的岛内在售楼盘信息发现,岛内一套房源136㎡大平层,最低首付277万,月供则是2万+。
即便是岛外,压力也不小。根据数据显示,岛外建面约100㎡的房源,仅同安区首付不用百万,其余三区最高首付也要117万。月供方面,基本在1.2-1.4万之间。
试问,按照厦门最新平均薪资8823元,要多久才能攒够钱买一套好房子?更何况,这还是平均工资,还有多少人无法达到这个标准。
换句话说,如果单纯靠自己,在厦门,买一般的房子都很吃力。
现阶段,厦门楼市所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:收入和房价之间的不匹配。
经济后劲不足,楼市居高不下
2020年福建省内,泉州和福州成为新晋GDP破万亿城市,数值分别为10158.66亿元、10020.02亿元。2020年,厦门GDP总值6384.02亿元。
事实上,GDP上万亿对于一个城市来说,就是这个城市硬实力的标志。产业强了,经济就会强,从而提高人均收入。
论经济,厦门GDP总值比不过泉州和福州。论楼市市场,厦门可是一骑绝尘。
从一级市场来看,2020年,厦门土地收入位列全国第25名,年度出让金达637亿元。
从二级市场来看,2020年厦门新房成交再次突破记录,成交金额达945亿元,即将成为新房成交“1000亿俱乐部”成员。其中,厦门二手住宅成交均价高达40702元/㎡,位居全国第四。
很明显,现在厦门经济实力后劲不足,房地产行业勇往直前。
岛内外房源去化周期,差距大
首先,看一下新房市场,截止2020年12月底,全市一手房总库存为772万㎡,其中,岛内总余量68.68万㎡,岛外703.63万㎡。
按月均去化19万㎡计算,岛内去化周期3.6个月;岛外去化周期37个月,岛外去化周期是岛内的10倍之多。
其次,看看二手房市场去化情况。
据易居研究院公布的,2020年22城二手房库存数据显示,厦门在售二手房源共26916套,去化周期约10.1个月。
总体来说,岛内二手房市场交易迅猛。而岛外只有核心区域的二手房源,能够有较快的去化,其余区域成交缓慢。
这就有一个问题:岛内库存少,去化快;岛外库存大,总体去化困难。好的房源都卖了,剩下一些需要分销才能扛下去的项目。
分销模式遍地开花
开发商被分销“绑架”,是楼市普遍存在的事实。
这从开发商的角度,也是千万个不愿意。其一,好不容易搞点利润,要被分销分了不少;其二,分销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,未经过公司统一营销培训。简单点说就是,为了卖房,什么都可以承诺。
不过,话又说回来,岛外许多项目不用分销,真的卖不动。即便是岛内的热销项目,也有分销的存在。
根据不完全统计,厦门启用分销模式的开发商包括首创、融信、中梁、雅居乐、特房、国贸、建发、中骏、保利、泰禾、联发、龙湖等。
此举在促进楼盘销售的同时,也不免会带来一些营销乱象,或将导致开发商和楼盘口碑下滑,品牌名誉度下降。
房住不炒,与分化上涨同时共存
2021年,楼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,着力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。
房住不炒,不代表房价不涨。
换句话说,楼市普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,而“分化上涨”现象却愈发明显。
2020年厦门新房市场已经呈现“7-5-3”局面,即岛内限价7万,岛外核心区学区房5万,岛外其他楼盘普遍3万+。
此前,《第一财经》统计公布了全国42个重点城市的人口净流入情况,厦门净流入人口167.9万!其中,约66万人选择了湖里区。
这样看,厦门新增购买力会继续推高核心区房价,而由新增人口引发的乘数效应会推高楼市预期。
观望的刚需也会跟着入市,形成一个明显的循环。二手房市场和新房市场同步,好学区、好地段的房子会继续上涨。
厦门楼市,学位之争
思明区老破小成交单价屡创新高,是多种因素造成的,但一定离不开学区。
厦门实验小学、厦门外国语学校、演武小学、民立小学、厦门一中、双十中学等,周边的老旧小区都是购房者争抢的对象。
可学位就那么多,就读人数却在稳步上升。
据统计,今明两年至少有63所+学校为“热点学校”。用大白话说就是,这些学校现在都生源爆满。
湖里区也早在2020年8月底就预告8所小学2021年秋季招生预警,多所学校无法招收插班生。
同样,思明区于2020年11月发布关于2021年春季转学工作的通告,表示部分区属公办小学部分年纪学位已爆满,无法接受转学生。
诚然,随着多所名校进驻岛外四大新城板块。但新建学校规模就那么大,周边的楼盘和户数却在不断增加。
那么交付后是否面临部分人读不了名校的尴尬。毕竟在学区划片前,谁都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。
结语
厦门的人均收入,何时能摆脱眼下的尴尬处境?厦门的GDP总值,何时能后劲勃发为这个城市增强经济实力?
岛外大量的新房存量,何时能快速去化?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状况,何时能化解?
厦门楼市里,存在这么多、这么明显的矛盾。其中,有些矛盾越发明朗,表现更加尖锐。这说明,眼下,厦门楼市进入亚健康的状态。
如果,要想厦门楼市走的更稳健,更长远,首要就是解决经济的不足,人均收入与房价的不平衡,教育资源的再分配等问题。
这样,厦门楼市也就有了长久的支撑力,其余的次要矛盾,也就迎刃而解了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