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7日发布该市“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指标体系”,明确构造“50%以上适龄就业人口30分钟通勤、40%以上居民享受低成本住房”的城市新格局。
2021年2月8日,广州。视觉中国资料图
该指标体系涵盖市域、行政区、商圈就业中心30分钟通勤圈三个层级,每层级5项,共计15项指标,发挥宏观监测、中观管理、微观管控的作用。特别在微观层面的交通需供指数、轨道可达指数、公服配套指数、职住平衡指数、低成本住房指数5项指标,体现服务均等化,考虑不同阶层、不同年龄市民需求,尤其是更加关注低收入人群、青少年和老年人等,营造和谐家园。
根据规划,广州市3年内推进83条、5年推进183条城中村改造,以及开展旧城品质提升,通过连片规划、完善配套,产城融合、提质增效,职住平衡、协同互进等措施,探索特色化城市更新路径、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。
计划至2030年,广州市城市更新5年计划项目全部完成后,广州市轨道覆盖率提升至55%、产居比提高至25%,超过新加坡、东京现状水平(23%、24%)。
这意味着广州城市更新改造完成后,职住平衡指数平均达到0.41,即典型商圈平均可满足30分钟通勤圈内41%适龄就业人口的就业需求;50%以上的适龄就业人口可保障30分钟通勤。低成本住房指数平均达到0.40,即城市更新中40%以上的居民可享受低成本住房,满足新市民、产业人才、低收入人群等的多层次住房需求,实现住房供给均等化。城市更新提供的住房面积总量中40%为低成本住房。
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员表示,有关监测报告显示,2020年,广州平均通勤距离约8.7公里、平均通勤时间约38分钟,按目前增长态势,预计2035年广州市平均出行耗时将达到56分钟;另一方面,随着广州市人口持续净流入,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较快,也亟需深化住房制度改革,加大住房供应,扩大保障范围,提升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居民的归属感,而“职住平衡”指标体系建立为广州破解所面临的“大城市病”等系列问题提供科学依据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