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一小长假刚过,房地产市场回暖复苏的新闻,接踵而来。推动市场复苏的因素,主要是政策与货币的“双重放松”“双轮驱动”。去年开始地方政府纷纷推出地方政策救市,“9•30”央行与银监会放宽房贷,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罕见地提出支持改善性购房需求,其后中央推出3*30政策放松,加大支持自住性购房的力度。加上去年11月以来,两次降息、两次降准,标志着货币放松,促进资金流动,这有助于商业银行发放房贷。
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升温
4月以来一线城市的一手房数据呈现上升状况,说明楼市开始火热起来。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上月增长48%,同比去年增长23%。上海成交面积环比增长59%,同比增长63%,成交均价为29422元/平方米,同比上涨13%。广州成交面积环比增长49%,同比增长22%。
同时4月的二手房表现一点也不虚。北京二手住宅网签17191套,创近25个月新高。上海二手房成交3.6万套,环比增长63%,同比增长109%,这一惊人的成交量仅次于2013年3月楼市末班车所导致的7.05万套的历史顶峰,成为历史次高点。
房价上涨将板上钉钉
面对成交量已经出现回升,而对房价部分地区只是止跌反弹,虽然并未如成交量一样“火”起来。但对于楼市上涨的逻辑,首先成交量变化,然后随着成交量变化后变化。从市场一般规律来看,当成交量持续增长3至6个月后,房价才会涨。而且,数据表明,在市场步入上行通道的前半段,量增势头,明显强于价涨;而进入后半段时,量缩,价格反而会加速上涨。
而就在最近,由中国指数研究院报道: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,2015年4月,全国100个城市(新建)住宅平均价格为10522元/平方米,环比微跌0.01%,跌幅较上月缩小0.14个百分点。从涨跌城市个数看,39个城市环比上涨,60个城市环比下跌,1个城市环比持平。由此可见楼市正呈现止跌回涨的情况。
下半年全国土地市场或整体升温
面对于土地市场后市走向,业内人士普遍预期向好。上海易居研究院报告指出,4月份10大典型城市土地成交量大幅下跌,主要受限于政府供地量不高,以及房企拿地态度谨慎,但成交均价已现小幅上涨,预示土地市场将迈入回暖上升通道。专家认为,5月份一二线城市可能出现的土地集中出让,将进一步带动市场回暖,甚至很可能出现部分地王。此外房地产市场刺激政策将继续出现,而一二线城市土地供给却越来越少,房企之间激烈竞争下,势必会影响未来土地价格,从而影响到房价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