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日,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就“十三五”期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进行介绍,并解读已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的《厦门市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》。
记者了解到,“十四五”时期,厦门将力争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,成为陆海一体协同发展和生态文明治理创新典范。
回顾
生态环保工作全省领先
会上通告,2021年,厦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。今年1月-11月,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.56,在全国排名第6,优良率99.7%。饮用水水源地,主要流域国、省控断面,小流域省考断面实现“四个100%达标”,隘头潭国控点水质在全省唯一连续6个月进入全国前30名红榜。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持续深化,湖里区、集美区获评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”。
厦门圆满完成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任务,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、空气质量排名全国前列、生态环保工作全省领先、公众满意率居全省前列。特别是2020年,生态环境质量创“十三五”最优,营商环境建设力度为近年最大,改革经验推广项目全国最多。
展望
当好生态省建设排头兵
记者从新闻发布会获悉,由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牵头,委托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的《厦门市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已于近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,并已正式印发实施。
《规划》提出,“十四五”时期,厦门将持续“当好生态省建设的排头兵”,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化,结构性调整深入推进,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,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,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,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,节能减排控制有力,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显著提高,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推广,力争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,成为陆海一体协同发展和生态文明治理创新典范。
《规划》还提出了着力源头管控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、坚持生态兴城、深化绿盈模式、推动转型升级、加强生态保护、强化风险防控、深化机制体制创新等八个方面主要任务。
《规划》同时筛选了包括低碳示范、蓝天、碧水、蓝海等11类重点工程75个具体项目作为支撑载体,投资概算超过170亿元。(海西晨报)
最新评论